义役
拼音:yì yì
繁体字:義役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宋以后的一种徭役形式。详细解释
义役 yì yì ㄧˋ ㄧˋ宋孝宗时,谢谔所建议的助役法。人民依照贫富,出田谷助役,不愿者乃行差役,诏行诸路,民以为便。
《宋史.卷三八九.谢谔传》:「谔里居时,创义役法,编为一书,至是上之。诏行其法于诸路,民以为便。」
网络解释
义役
南宋应役户互助的一种方式。乾道五年(1169年)浙江松阳民户首创。以一乡或一都为单位,由应役户出田或买田若干作助役田,所收田租充应役费用。出田多少,贫富不等。后被豪强把持。元泰定时(1324-1327)规定有田一顷以上者每顷出助役田若干,以其收入充助役之费,与义役类似。

猜你喜欢
- 别居是什么意思
- 照奸是什么意思
- 妖厉是什么意思
- 杮附是什么意思
- 斩剃是什么意思
- 转睐是什么意思
- 推燥居湿是什么意思
- 桑蚕是什么意思
- 众豕是什么意思
- 雰埃是什么意思
- 摅思是什么意思
- 士品是什么意思
- 封行是什么意思
- 华旷是什么意思
- 铺潦是什么意思
- 欺谩是什么意思
- 芳茝是什么意思
- 陶顿是什么意思
- 不言而信是什么意思
- 加备是什么意思
- 造微是什么意思
- 柳季是什么意思
- 史迹是什么意思
- 达人知命是什么意思
- 决胜千里是什么意思
- 櫜弓戢矢是什么意思
- 起疱是什么意思
- 十番鼓是什么意思
- 凡歌是什么意思
- 政序是什么意思
- 收费是什么意思
- 炮笼是什么意思
- 眠音是什么意思
- 击瓮是什么意思
- 令士是什么意思
- 深壁是什么意思
- 溃茂是什么意思
- 猬起鸡连是什么意思
- 肉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