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要约是什么意思 要约的解释

要约

拼音:yào yuē
繁体字:要約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立盟;立约;约定。 2.指契约盟约。 3.控制;约束。 4.邀约;邀请

详细解释

要约  yāo yuē  ㄧㄠ ㄩㄝ  

约束。
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

契约。
清平山堂话本阴隲积善》:「官凭文引,私凭要约。若便还你,恐后无以为凭。」

法律上指缔结契约为目的,而向相对所为意思表示

要约  yào yuē  ㄧㄠˋ ㄩㄝ  

简要约略。
书经顾命》唐.孔颖达.正义:「王之所命,实普命群臣;序以要约为言,直云命召公毕公。」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网络解释

要约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条件希望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要约不同事实行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尤其是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受要约内容的拘束。要约发出后,非依法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撤回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
要约不同于法律行为一方面,要约是要约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才能产生要约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成立合同);而法律行为既包括单方的意思表示,又包括双方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均可直接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要约作为意思表示的一种,其拘束力只体现在不能反悔”即不能擅自撤回、撤销或者变更上,而不能直接产生设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而法律行为则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
0
纠错
手机版 要约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