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繁体字:一國三公
词典解释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左传·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资治通鉴·东昏侯永元元年》:“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相作矣。”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四回:“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路皷是什么意思
- 百越是什么意思
- 戒禁是什么意思
- 虬箭是什么意思
- 私本是什么意思
- 燕越是什么意思
- 放弑是什么意思
- 覆谛是什么意思
- 松鸡是什么意思
- 招接是什么意思
- 质典是什么意思
- 格保是什么意思
- 惴悸是什么意思
- 赤駮是什么意思
- 安谷是什么意思
- 唤头是什么意思
- 望屋而食是什么意思
- 插蜡烛是什么意思
- 司香是什么意思
- 监搜是什么意思
- 繮绳是什么意思
- 贵学是什么意思
- 恒交是什么意思
- 风火墙是什么意思
- 草帖是什么意思
- 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
- 少尉是什么意思
- 度支使是什么意思
- 禀承是什么意思
- 文山是什么意思
- 五讲四美是什么意思
- 乡术是什么意思
- 辂木是什么意思
- 边符是什么意思
- 打夯船是什么意思
- 原情定过是什么意思
- 混浑是什么意思
- 停刊是什么意思
- 望火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