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飧不给
拼音:yōng sūn bù gěi
繁体字:饔飧不給
词典解释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天下第一》:“錙銖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餽白粲者,严却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僦寓 相城 ,不蔽风雨,饔飧不给。”亦作“ 饔飱不给 ”。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四:“衰国之民,饔飱不给,裋褐不完。”
成语解释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又参见“饔飧不饱”、“饔飧不继”。


猜你喜欢
- 腰牌是什么意思
- 违众是什么意思
- 空地是什么意思
- 秋行夏令是什么意思
- 生荣死哀是什么意思
- 霜芬是什么意思
- 毛虫祖是什么意思
- 船舫是什么意思
- 肝癌是什么意思
- 电场强度是什么意思
- 东宫三太是什么意思
- 棉籽饼是什么意思
- 海象是什么意思
- 衿士是什么意思
- 苟安是什么意思
- 平阡是什么意思
- 黄夷是什么意思
- 卖萌是什么意思
- 一咲粲是什么意思
- 试才是什么意思
- 郡治是什么意思
- 科柏是什么意思
- 烂斑是什么意思
- 官渡是什么意思
- 遵理是什么意思
- 大风篇是什么意思
- 麝煤是什么意思
- 不间不界是什么意思
- 和隋是什么意思
- 洽闻强记是什么意思
- 卷地皮是什么意思
- 宝地是什么意思
- 泛泛之交是什么意思
- 二五是什么意思
- 乌鞾是什么意思
- 堵噎是什么意思
- 脱褐是什么意思
- 白盐是什么意思
- 全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