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状
拼音:yí zhuàng
繁体字:儀狀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仪容形状。《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ze*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援 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髮肤,上中以上。” 宋 苏洵 《上张侍郎第一书》:“进趋拜跪,仪状甚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记》:“ 太初 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


猜你喜欢
- 腰袅是什么意思
- 踮步是什么意思
- 震厄是什么意思
- 拨乱济危是什么意思
- 享客是什么意思
- 英鉴是什么意思
- 贷商是什么意思
- 碁灯是什么意思
- 疑病是什么意思
- 不明不暗是什么意思
- 寿夭是什么意思
- 相返是什么意思
- 祗励是什么意思
- 离懈是什么意思
- 踢跳是什么意思
- 浩侈是什么意思
- 迅晷是什么意思
- 轮椎是什么意思
- 守节是什么意思
- 泥淖是什么意思
- 鸣鞞是什么意思
- 藏昂是什么意思
- 维斗是什么意思
- 驼羹是什么意思
- 鸧鸡是什么意思
- 陂田是什么意思
- 迹捕是什么意思
- 见钱关子是什么意思
- 天慧是什么意思
- 不愆是什么意思
- 六一诗话是什么意思
- 宽豁是什么意思
- 朗讴是什么意思
- 万衆一心是什么意思
- 桑叉是什么意思
- 蛋户是什么意思
- 讬宿是什么意思
- 玄厉是什么意思
- 摆擂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