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鼓
拼音:yíng gǔ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网络解释
楹鼓
击奏膜鸣乐器。大鼓横置,两端蒙皮,以立柱穿鼓腔,柱底设座之鼓。约始于商代。足鼓、楹鼓、悬鼓,常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鼓。即夏代称“足鼓”,商代称“楹鼓”,周代称“悬鼓”。《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郑玄注:“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
至隋唐,仍称“建鼓”。《隋书·音乐志下》:“夏后氏加四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树)鼓,盖殷所作也。”


猜你喜欢
- 嗝顿是什么意思
- 竹针眼是什么意思
- 妖声怪气是什么意思
- 噢休是什么意思
- 噤闭是什么意思
- 现刻是什么意思
- 避祸就福是什么意思
- 浪包喽是什么意思
- 钗珥是什么意思
- 马肝峡是什么意思
- 精细入微是什么意思
- 战兢是什么意思
- 束绦是什么意思
- 天茁是什么意思
- 帝羓是什么意思
- 缅远是什么意思
- 无机物是什么意思
- 谙实是什么意思
- 征利是什么意思
- 削简是什么意思
- 麻犯是什么意思
- 清扬是什么意思
- 跳皮筋是什么意思
- 神志是什么意思
- 驷牡是什么意思
- 散盐是什么意思
- 鸿轩是什么意思
- 恤养是什么意思
- 岁气是什么意思
- 蹈祸是什么意思
- 绵软是什么意思
- 神鱼是什么意思
- 鹫峰是什么意思
- 谅解是什么意思
- 荔子是什么意思
- 修薄是什么意思
- 称臣是什么意思
- 叱索是什么意思
- 触景伤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