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诚
拼音:xiū cí lì chéng
繁体字:修辭立誠
词典解释
谓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説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撰述传信》:“其章疏,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此则所谓修辞立诚,可为撰述者法矣。”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麪码儿是什么意思
- 蹉蹉是什么意思
- 點索是什么意思
- 官簿是什么意思
- 旌密是什么意思
- 蕲艾是什么意思
- 布划是什么意思
- 絶壑是什么意思
- 迫索是什么意思
- 掩亚是什么意思
- 秋场是什么意思
- 构撰是什么意思
- 醵费是什么意思
- 旛旛是什么意思
- 故友是什么意思
- 血史是什么意思
- 漆宅是什么意思
- 蛐蛐罐是什么意思
- 痴云是什么意思
- 获辠是什么意思
- 大冯君是什么意思
- 穴居野处是什么意思
- 缊枲是什么意思
- 振理是什么意思
- 勔勉是什么意思
- 驾娘是什么意思
- 邑豪是什么意思
- 遴登是什么意思
- 挥袂是什么意思
- 门客是什么意思
- 一个是什么意思
- 修先是什么意思
- 木客鸟是什么意思
- 加伦是什么意思
- 圣辙是什么意思
- 札字是什么意思
- 黄金盏是什么意思
- 晻暧是什么意思
- 稍关打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