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外郎是什么意思 外郎的解释

外郎

拼音:wài lá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官员。 2.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多用之。

详细解释

外郎  wài láng  ㄨㄞˋ ㄌㄤˊ  

职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门户,出充车骑。而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为「外郎」。

衙门书吏。
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将玉堂屈打成招,问了死罪,送在监里。若不是亏了一个外郎,几时便死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却有严公儿子平日最爱的相识,一个外郎,叫做丘三。」

网络解释

外郎

wài láng
ㄨㄞˋ ㄌㄤˊ
外郎
词语释义
1. 官名。 汉 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汉书·惠帝纪》:“中郎、郎中满六岁爵san*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外郎,散郎也。” 唐 张籍 《寄元员外》诗:“外郎直罢无馀事,扫洒书堂试药炉。” 宋 王禹偁 《制除部郎出内署》诗:“莫嫌工部官曹慢, 杜甫 才名是外郎。”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0
纠错
手机版 外郎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