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拼音:wài jiāo
是否常用:是
[diplomacy;foreign affairs]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互派使节、进行谈判、会谈等
详细解释
(1).古代指人臣私见诸侯。《穀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 范宁 注:“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郑玄 注:“私覿是外交也。”
(3).指与外国私相交往、勾结。《韩非子·有度》:“忘主外交,以进其与。” 陈奇猷 集释:“谓释其国法而私与外国为交也。”《史记·苏秦列传》:“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将敌人遗之药景受而饮之或责失人臣之节不伏》:“军尚隐情,臣宜守道,况幄中之权要,当絶外交之嫌。”
(4).指与之交往的外国。《国语·晋语八》:“彼若不敢而远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不亦可乎?” 韦昭 注:“谓赂其所适之国,厚寄託之而劝勉焉。” 明 何景明 《何子·策术》:“齎宝玉以亲外交,市土地以厚与国。”
(5).谓与朝臣交往、勾结。亦指依附于朝廷中某种势力。《东观汉记·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义。 汉 有旧防,诸王不宜通客。”《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今外所言,輒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朕以家世用卿,卿当谨家法。人臣病外交阴附,卿宜自结主知。”
(6).与朋友、外人的交际。《墨子·修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史记·佞幸列传》:“ 通 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 明 刘基 《拟连珠》:“絶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猜你喜欢
- 阿伯是什么意思
- 赤泥是什么意思
- 愚眊是什么意思
- 里监是什么意思
- 氛厉是什么意思
- 僾见忾闻是什么意思
- 按习是什么意思
- 燋毒是什么意思
- 讬喻是什么意思
- 有机玻璃是什么意思
- 局数是什么意思
- 眼仁是什么意思
- 空难是什么意思
- 相船是什么意思
- 词穷理绝是什么意思
- 苏子是什么意思
- 张筵是什么意思
- 汲汲忙忙是什么意思
- 一千八百担是什么意思
- 延脑是什么意思
- 榷易院是什么意思
- 劘习是什么意思
- 牛脣是什么意思
- 钿蝉是什么意思
- 苔茵是什么意思
- 勋爵是什么意思
- 四弘是什么意思
- 新陈是什么意思
- 皱领是什么意思
- 投畀豺虎是什么意思
- 大雨如注是什么意思
- 神怪是什么意思
- 三之日是什么意思
- 火患是什么意思
-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什么意思
- 调钟是什么意思
- 産额是什么意思
- 左紫是什么意思
- 交颈并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