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 无为而治的解释

无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繁体字:無為而治

词典解释

(1).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以德化民,使国家得到治理。《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南面而已矣。” 何晏 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 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2).道家主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淮南子·说山训》:“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成帝》:“虚静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张‘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3).泛指费力气而把事情办好老舍四世同堂》十三:“假若人们都像 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成语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0
纠错
手机版 无为而治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