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子钱
拼音:tóu zi qián
繁体字:頭子錢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宋时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赋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纳时抽取的税钱,为附加税的一种。聚赌抽头所抽的钱。网络解释
头子钱
旧指租赋外的附加额。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户部奏苗子一布袋,令纳钱八文,三文仓司吃食补衬。长兴元年(930年),见钱每贯七文,秆草每束一文盘缠。宋代开宝六年(973年),令川、陕人户两税以上轮纳钱帛,每贯收七文,每匹收十文,丝帛一两,茶一斤,秆草一束,各一文。并诏诸仓场受纳所收头子钱,一半纳官,一半公用,令监司与知州通判同支使用。头子钱纳官始于此。

猜你喜欢
- 行枚是什么意思
- 库司是什么意思
- 妍语是什么意思
- 定睛是什么意思
- 簪轩是什么意思
- 乳卵是什么意思
- 撬棒是什么意思
- 骏雄是什么意思
- 滚刀手是什么意思
- 三清境是什么意思
- 毬杖是什么意思
- 尊壼是什么意思
- 萧氏是什么意思
- 关鼓是什么意思
- 乾坤是什么意思
- 进奠是什么意思
- 诈伪是什么意思
- 昼鸡是什么意思
- 黄牛峡是什么意思
- 科头圆子是什么意思
- 斑斑是什么意思
- 无征不信是什么意思
- 革鞮是什么意思
- 异趣是什么意思
- 导养是什么意思
- 風雩是什么意思
- 烦搅是什么意思
- 十字路头是什么意思
- 防川是什么意思
- 徽仪是什么意思
- 毗燮是什么意思
- 故作端庄是什么意思
- 临虹款步是什么意思
- 三推是什么意思
- 卫子瑕是什么意思
- 击革是什么意思
- 桴筏是什么意思
- 仙才是什么意思
- 絃筦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