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齧
拼音:tù niè
繁体字:兔啮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兔子咬过的草。 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网络解释
兔齧
兔齧1.兔子咬过的草。《淮南子·说林训》:“兔啮为螚。” 高诱 注:“兔所啮草,灵在其心中,化为螚,一说,兔啮,虫名。”
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灵枢经·痈疽》:“发於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猜你喜欢
- 谷伯是什么意思
- 两头大是什么意思
- 尾韵是什么意思
- 鹜角黍是什么意思
- 賫送是什么意思
- 訾厉是什么意思
- 玉髓是什么意思
- 漫波是什么意思
- 瞀厥是什么意思
- 吞灭是什么意思
- 覆席是什么意思
- 煤炭是什么意思
- 尸场是什么意思
- 钻坚研微是什么意思
- 华虫是什么意思
- 回驾是什么意思
- 用幸是什么意思
- 看倌是什么意思
- 科斗文是什么意思
- 金皿是什么意思
- 积疴是什么意思
- 处警是什么意思
- 枝丫是什么意思
- 存慰是什么意思
- 辨洁是什么意思
- 晤见是什么意思
- 爵弁是什么意思
- 循环往复是什么意思
- 南甍是什么意思
- 叛人是什么意思
- 作小服低是什么意思
- 马援据鞍是什么意思
- 毋追收是什么意思
- 长主是什么意思
- 隄遏是什么意思
- 寇境是什么意思
- 率顺是什么意思
- 辟寒钿是什么意思
- 妄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