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借
拼音:tōng jiè
词典解释
(1).互相借用。《三国志·蜀志·许慈传》:“书籍有无,不相通借。”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二》:“向者团簇大军钱数多,总司所取不尽,可以通借。”
(2).犹通假。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释詁》所陈,三十餘言,总持一义,虽多同声通借,而本字亦不少矣。”参见“ 通假 ”。


猜你喜欢
- 驯美是什么意思
- 刬伐是什么意思
- 采石矶是什么意思
- 擎拳是什么意思
- 履仁蹈义是什么意思
- 枝如是什么意思
- 舞文弄法是什么意思
- 解颜是什么意思
- 经制钱是什么意思
- 负信是什么意思
- 奇冤是什么意思
- 这说是什么意思
- 瓜分鼎峙是什么意思
- 探龙颔是什么意思
- 鸾辔是什么意思
- 金柈是什么意思
- 襃厉是什么意思
- 赣娄是什么意思
- 长鬟是什么意思
- 廉选是什么意思
- 棘围是什么意思
- 腥翠是什么意思
- 薾然是什么意思
- 乐氏枣是什么意思
- 厉节是什么意思
- 惜生是什么意思
- 花彩是什么意思
- 凡首是什么意思
- 预见是什么意思
- 南朝420—589是什么意思
- 家长里短是什么意思
- 烦惵是什么意思
- 捐商是什么意思
- 打颤是什么意思
- 脱卸是什么意思
- 朝弁是什么意思
- 冲星是什么意思
- 权与是什么意思
- 肉食动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