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榜
拼音:tōng bǎng
词典解释
亦作“ 通牓 ”。 唐 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 贞元 十八年, 权德舆 主文, 陆傪 员外通榜帖, 韩文公 荐十人於 傪 。”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韩文公荐士》:“ 唐 兴科举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谓之通榜。”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猜你喜欢
- 撂下脸是什么意思
- 靠身文书是什么意思
- 頽垣断堑是什么意思
- 念相是什么意思
- 转鍊是什么意思
- 寝冤是什么意思
- 镳杀是什么意思
- 感逆是什么意思
- 炎宋是什么意思
- 揽月是什么意思
- 冬大麦是什么意思
- 抗行是什么意思
- 显陟是什么意思
- 悼楚是什么意思
- 炯朗是什么意思
- 仄小是什么意思
- 鹿玉是什么意思
- 稻鼈是什么意思
- 九夫是什么意思
- 拱揖是什么意思
- 説起曹操,曹操就到是什么意思
- 营误是什么意思
- 腰帘是什么意思
- 有相是什么意思
- 疏率是什么意思
- 佳节是什么意思
- 贤首是什么意思
- 若离若即是什么意思
- 凑拢是什么意思
- 食蛤蜊是什么意思
- 比物是什么意思
- 文刺是什么意思
- 漏洞百出是什么意思
- 悬狟素飡是什么意思
- 寸断是什么意思
- 揭竿是什么意思
- 溃灭是什么意思
- 牌面馆是什么意思
- 揉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