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法
拼音:sān shuō fǎ
繁体字:三說法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宋干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网络解释
三说法
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 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宋 范仲淹 《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说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说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猜你喜欢
- 旨信是什么意思
- 庄口是什么意思
- 回味是什么意思
- 阿堆是什么意思
- 闵骞是什么意思
- 扑克牌是什么意思
- 明捷是什么意思
- 脱壳金蝉是什么意思
- 趣装是什么意思
- 楚袖是什么意思
- 檀慧是什么意思
- 玉经是什么意思
- 寒温是什么意思
- 共偫是什么意思
- 病力是什么意思
- 向风是什么意思
- 凶地是什么意思
- 折乏是什么意思
- 重茬是什么意思
- 宝马香车是什么意思
- 奔流是什么意思
- 林臯是什么意思
- 枯蒲是什么意思
- 礼轻人意重是什么意思
- 八水是什么意思
- 决云是什么意思
- 孩弄是什么意思
- 矫杀是什么意思
- 如出一口是什么意思
- 贤业是什么意思
- 卑削是什么意思
- 乌咽是什么意思
- 陶丘是什么意思
- 挹彼注此是什么意思
- 皮箧是什么意思
- 逻人是什么意思
- 等歇是什么意思
- 地禁是什么意思
- 越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