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疮
拼音:shǔ chuāng
繁体字:鼠瘡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病名。俗称“老鼠疮”。参见“鼠瘘 ”。网络解释
鼠疮
鼠疮,也叫颈部淋巴结核。是结核菌由龋齿、扁桃体侵入人体颈部,出现一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在早期,肿大的淋巴结常孤立无痛,质较硬,可移动;进一步发展,几个淋巴结可融合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移动;晚期,淋巴结液体,形成冷脓肿,溃破后,排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少数病人伴长期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症。本病大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青年。

猜你喜欢
- 词余是什么意思
- 管见是什么意思
- 沛公是什么意思
- 灵袜是什么意思
- 变悟是什么意思
- 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意思
- 浚距是什么意思
- 鹊填河是什么意思
- 国际性是什么意思
- 行妨是什么意思
- 夭绕是什么意思
- 叶谋是什么意思
- 倚靡是什么意思
- 欢眷是什么意思
- 摈却是什么意思
- 积翠是什么意思
- 赙赐是什么意思
- 交赞是什么意思
- 耍笔杆子是什么意思
- 都伯是什么意思
- 僇笑是什么意思
- 乾愁是什么意思
- 面申是什么意思
- 千丈镜是什么意思
- 犍为是什么意思
- 缄怨是什么意思
- 澎濞是什么意思
- 老残游记是什么意思
- 渟澄是什么意思
- 荣怀是什么意思
- 神浒是什么意思
- 扇面对是什么意思
- 牺赋是什么意思
- 真香是什么意思
- 赀力是什么意思
- 惊叹号是什么意思
- 白裘是什么意思
- 棋童是什么意思
- 全胜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