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
拼音:shū mì shǐ
繁体字:樞密使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官名。详细解释
枢密使 shū mì shǐ ㄕㄨ ㄇㄧˋ ㄕˇ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
简称为「枢密」。
网络解释
枢密使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猜你喜欢
- 遥念是什么意思
- 谪藉是什么意思
- 纽扣是什么意思
- 法徒是什么意思
- 龟龙片甲是什么意思
- 瑞玉是什么意思
- 槐耳是什么意思
- 夜行游女是什么意思
- 闻说是什么意思
- 规则是什么意思
- 笔杆儿是什么意思
- 帐略是什么意思
- 针师是什么意思
- 庚穴是什么意思
- 素浪是什么意思
- 攘服是什么意思
- 樵刍是什么意思
- 蓝袍是什么意思
- 划得来是什么意思
- 官阶是什么意思
- 尖利是什么意思
- 耍趣是什么意思
- 嘟嘟是什么意思
- 密捕是什么意思
- 佛心天子是什么意思
- 翚甍是什么意思
- 八难三灾是什么意思
- 恒科是什么意思
- 检约是什么意思
- 谷货是什么意思
- 平野是什么意思
- 修本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史是什么意思
- 下水船是什么意思
- 调融是什么意思
- 包准儿是什么意思
- 归省是什么意思
- 梨筒是什么意思
- 紫驼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