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
拼音:sān duō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详细解释
三多 sān duō ㄙㄢ ㄉㄨㄛ多福、多寿、多男子的祝颂之辞。
语本《庄子.天地》:「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作文三要事:多看、多做、多商量。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学者的三件要事: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
《通俗编.祝诵》引《玉海》:「杨文庄公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
网络解释
三多 (清末民初文人)
三多(1871年—1941年),中国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文人、书画家,蒙古族。本姓钟木依氏,汉姓张,蒙古全名三多戈,字六桥,隶蒙古正白旗,出生于浙江杭州,17岁中举人,历任三等驻军都尉、杭州府知府、浙江武备学堂总办、洋务局总办、京师大学堂提调、民政部参事、归化副都统等职。1909年署 (后实授)库伦办事大臣,在外蒙古督办“新政”。1911年12月外**,三多被驱逐,因而他成为了清朝在外蒙古的最后一届官员之一。中华民国成立后,三多到沈阳负责管理沈阳故宫和清朝的关外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张作霖拨给他管陵的费用。1924年获北洋将军府封“循威将军”。后出仕伪满洲国,1941年去世。遗著有《可园诗钞》、《可园外集》、《柳营谣》、《库伦蒙城卡伦对照表》等。
三多 (词语释义)
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

猜你喜欢
- 纳亨是什么意思
- 松毛虫是什么意思
- 鱼鲂是什么意思
- 人亡物在是什么意思
- 高名大姓是什么意思
- 骞汙是什么意思
- 昌志是什么意思
- 熊狼是什么意思
- 历试是什么意思
- 角力戏是什么意思
- 贱蔑是什么意思
- 啸风是什么意思
- 緑蕙是什么意思
- 断囚是什么意思
- 上官体是什么意思
- 亚悉是什么意思
- 隌闇是什么意思
- 轧勒是什么意思
- 追欢作乐是什么意思
- 典该是什么意思
- 棘句是什么意思
- 遐迩闻名是什么意思
- 长思是什么意思
- 起路是什么意思
- 余子碌碌是什么意思
- 手高是什么意思
- 活受罪是什么意思
- 头发是什么意思
- 毋望之祸是什么意思
- 耍私情是什么意思
- 殄灭是什么意思
- 凡士是什么意思
- 文报是什么意思
- 让居是什么意思
- 淫酒是什么意思
- 搭接片是什么意思
- 睇盼是什么意思
- 搏谷是什么意思
- 妄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