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字诗
拼音:shí qī zì shī
繁体字:十七字詩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网络解释
十七字诗
十七字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长起短结、滑稽诙谐、情趣盎然的诗体。“十七字诗”又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据说这种诗体是由张山人首创的,张山人善作长短句,以诙谐独步京师。

猜你喜欢
- 吧吧是什么意思
- 兵隶是什么意思
- 附搭是什么意思
- 来报是什么意思
- 身肌是什么意思
- 蝇黾是什么意思
- 沈渊是什么意思
- 饱腾是什么意思
- 奇赢术是什么意思
- 析户是什么意思
- 离落是什么意思
- 三五传柑是什么意思
- 一手托天是什么意思
- 居中是什么意思
- 训翼是什么意思
- 欹偏是什么意思
- 谳驳是什么意思
- 巴氐是什么意思
- 觚简是什么意思
- 名正理顺是什么意思
- 靧浴是什么意思
- 解饱是什么意思
- 仇耻是什么意思
- 九转功成是什么意思
- 阴诡是什么意思
- 伙颐是什么意思
- 常僚是什么意思
- 密迩是什么意思
- 明降是什么意思
- 搰拉是什么意思
- 饮瓢是什么意思
- 含宥是什么意思
- 峻暴是什么意思
- 哪儿是什么意思
- 户侧是什么意思
- 皇慈是什么意思
- 耍刺儿是什么意思
- 崖壁是什么意思
- 后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