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
拼音:shí qī tiē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详细解释
十七帖 shí qī tiè ㄕˊ ㄑㄧ ㄊㄧㄝˋ晋王羲之的草书帖。为二十余件书帖合并而成的总帖,因居首一帖开端有「十七」二字,故称为「十七帖」。此帖雄健疏放、气象超逸,为王羲之草书作品中最负盛名者,历代均取作草书范本。
网络解释
十七帖 (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 搨子是什么意思
- 照骨是什么意思
- 霁色是什么意思
- 油光光是什么意思
- 保龄球运动是什么意思
- 寻踪觅迹是什么意思
- 髯戟是什么意思
- 楚柚是什么意思
- 叩阍无计是什么意思
- 滋旨是什么意思
- 凶物是什么意思
- 鲍氏骢是什么意思
- 苟冒是什么意思
- 陋行是什么意思
- 永慨是什么意思
- 违避是什么意思
- 坐索是什么意思
- 乖阙是什么意思
- 木兰是什么意思
- 革职留任是什么意思
- 夷迹是什么意思
- 常参官是什么意思
- 惋切是什么意思
- 大令是什么意思
- 劖言讪语是什么意思
- 斗絶是什么意思
- 阿门是什么意思
- 搜田是什么意思
- 息男是什么意思
- 茶寮是什么意思
- 国运是什么意思
- 赠阅是什么意思
- 荆葵是什么意思
- 俗情是什么意思
- 无何乡是什么意思
- 秧脚是什么意思
- 梁饘是什么意思
- 棓击是什么意思
- 溲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