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拼音:shí èr shí
繁体字:十二時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犹言一昼夜,全天。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详细解释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ㄕˊ ㄦˋ ㄕˊ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全天。
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网络解释
十二时
中医术语名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

猜你喜欢
- 伯祖是什么意思
- 豆酱清是什么意思
- 坏舛是什么意思
- 靡骨是什么意思
- 果子酱是什么意思
- 贪花是什么意思
- 招舞是什么意思
- 钞略是什么意思
- 独根苗是什么意思
- 合火是什么意思
- 矮黄是什么意思
- 遨逰是什么意思
- 饕残是什么意思
- 鼈拗是什么意思
- 渊微是什么意思
- 错出是什么意思
- 主母是什么意思
- 辫发是什么意思
- 担心是什么意思
- 尽室是什么意思
- 逢涌是什么意思
- 拍击是什么意思
- 幽晦是什么意思
- 平途是什么意思
- 眅眼是什么意思
- 急放是什么意思
- 中秋节是什么意思
- 终止是什么意思
- 丁若是什么意思
- 乃纔是什么意思
- 分非是什么意思
- 结尾是什么意思
- 烂旰是什么意思
- 调弓是什么意思
- 倮葬是什么意思
- 脑盖骨是什么意思
- 边马是什么意思
- 皮包骨头是什么意思
- 好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