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
拼音:sī lì
繁体字:司隸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详细解释
司隶 sī lì ㄙ ㄌㄧˋ网络解释
司隶 (古地域名)
古代地名,古时指长安、洛阳,各朝各代为不同地域。亦是周代、汉代官名,至唐代被废除。

猜你喜欢
- 有分教是什么意思
- 侧迟是什么意思
- 醉梦是什么意思
- 鳞切是什么意思
- 麤缞斩是什么意思
- 三角学是什么意思
- 春见是什么意思
- 相喣沫是什么意思
- 三表是什么意思
- 跳级是什么意思
- 海罗是什么意思
- 毫米是什么意思
- 贰体是什么意思
- 冲飙是什么意思
- 隆异是什么意思
- 客将军是什么意思
- 乖散是什么意思
- 口授心传是什么意思
- 脉搏是什么意思
- 击应是什么意思
- 函书是什么意思
- 忽薄是什么意思
- 鹓侣是什么意思
- 鹫峯是什么意思
- 才星是什么意思
- 游泳池是什么意思
- 校庆是什么意思
- 停产是什么意思
- 若即若离是什么意思
- 咸安宫官学是什么意思
- 订证是什么意思
- 隆火是什么意思
- 偏安是什么意思
- 情和是什么意思
- 象箾是什么意思
- 邦训是什么意思
- 达士是什么意思
- 夺嫡是什么意思
- 裱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