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易法
拼音:shì yì fǎ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宋·王安石新法之一。网络解释
市易法
市易法(shì yì fǎ),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猜你喜欢
- 村胥是什么意思
- 织布机是什么意思
- 京鱼是什么意思
- 贞特是什么意思
- 贱恶是什么意思
- 雄剧是什么意思
- 灾符是什么意思
- 天津学生会联合报是什么意思
- 辣酱是什么意思
- 雪衣是什么意思
- 眼不回睛是什么意思
- 蛮声是什么意思
- 投効是什么意思
- 努嘴胖唇是什么意思
- 盛茂是什么意思
- 百禄是什么意思
- 柞叶是什么意思
- 当下是什么意思
- 四联单是什么意思
- 打诨插科是什么意思
- 盛况空前是什么意思
- 军丁是什么意思
- 郢人斵垩是什么意思
- 欧西是什么意思
- 武戏是什么意思
- 退休金是什么意思
- 蔚成风气是什么意思
- 今生今世是什么意思
- 斤斤是什么意思
- 树杈是什么意思
- 茶余饭后是什么意思
- 犁牛之子是什么意思
- 见任是什么意思
- 淳着是什么意思
- 野草是什么意思
- 灰不溜丢是什么意思
- 讲匠是什么意思
- 朴淳是什么意思
- 黑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