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利
拼音:sàn lì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代十二荒政之一。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详细解释
散利 sàn lì ㄙㄢˋ ㄌㄧˋ荒年时政府借谷子给人民,秋收后归还。
《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散利,贷种食也。」
唐.贾公彦.疏:「丰时敛之,凶时散之,其民无者,从公贷之,或为种子,或为食用,至秋熟还公,据公家为散,据民往取为贷,故云散利。」
《福惠全书.卷二七.荒政部.除盗》:「故周礼除盗贼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鉴于斯矣。」
网络解释
散利
散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àn lì ,指遇到凶年官府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

猜你喜欢
- 劳心是什么意思
- 點校是什么意思
- 上闩是什么意思
- 撂手是什么意思
- 緑綟绶是什么意思
- 雨笠烟簑是什么意思
- 安边是什么意思
- 鸭头春是什么意思
- 短箫是什么意思
- 扑的是什么意思
- 乡用是什么意思
- 开首是什么意思
- 卫赐是什么意思
- 贰忒是什么意思
- 洒泣是什么意思
- 螌蝥是什么意思
- 酒肉朋友是什么意思
- 击动是什么意思
- 大统是什么意思
- 法吏是什么意思
- 翦径是什么意思
- 藂林是什么意思
- 形枉影曲是什么意思
- 打偏手是什么意思
- 应允是什么意思
- 景数是什么意思
- 败血病是什么意思
- 相门出相是什么意思
- 骨贝是什么意思
- 胫如是什么意思
- 栽绒是什么意思
- 惇素是什么意思
- 梗切是什么意思
- 探囊是什么意思
- 续航力是什么意思
- 答剌孙是什么意思
- 滑嵇是什么意思
- 絶仁弃义是什么意思
- 搂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