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
拼音:shí hǔ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网络解释
石虎 (后赵武帝)
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位皇帝,明帝石勒之侄。333年,石勒驾崩,其皇位由儿子石弘继承。翌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立为王。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国(今中国河北邢台)迁至邺(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石虎在位期间,表现了其can*暴的一面,因此被认为是五胡十六国中的暴君。石虎卒年五十四岁,其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后赵逐渐衰落。


猜你喜欢
- 血疏是什么意思
- 交争是什么意思
- 补药是什么意思
- 蜡珀是什么意思
- 厮锣是什么意思
- 吴绫是什么意思
- 餐胜是什么意思
- 擿弃是什么意思
- 灌精儿是什么意思
- 径露是什么意思
- 迸激是什么意思
- 矜己自饰是什么意思
- 埳坷是什么意思
- 拂膺是什么意思
- 遽尔是什么意思
- 萧屑是什么意思
- 梳弄是什么意思
- 肫肫是什么意思
- 察言是什么意思
- 山居是什么意思
- 狂劣是什么意思
- 襟期是什么意思
- 博鬻是什么意思
- 陌上歌是什么意思
- 避人耳目是什么意思
- 秕秽是什么意思
- 勉农是什么意思
- 话眼是什么意思
- 品竹调絃是什么意思
- 木皇是什么意思
- 从绳是什么意思
- 袖标是什么意思
- 母位是什么意思
- 啜诱是什么意思
- 讨抄是什么意思
- 议权是什么意思
- 鲁达是什么意思
- 地黄牛是什么意思
- 掌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