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持节
拼音:shǐ chí jié
繁体字:使持節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网络解释
使持节
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使命完成后归还。

猜你喜欢
- 慢朦腾是什么意思
- 暝色是什么意思
- 瞋波是什么意思
- 芸签是什么意思
- 坐蓐是什么意思
- 波阵面是什么意思
- 面命耳提是什么意思
- 罪辜是什么意思
- 霜刃是什么意思
- 玄应是什么意思
- 列兵是什么意思
- 杰思是什么意思
- 滋濡是什么意思
- 涖祚是什么意思
- 摊晒是什么意思
- 覆窠是什么意思
- 无邪是什么意思
- 自靖是什么意思
- 神福是什么意思
- 星躔是什么意思
- 涸竭是什么意思
- 腐肠是什么意思
- 溟漭是什么意思
- 扈侍是什么意思
- 治备是什么意思
- 世胶是什么意思
- 四饭是什么意思
- 麤近是什么意思
- 旺年是什么意思
- 沈荫是什么意思
- 摩牙是什么意思
- 九转丹是什么意思
- 主办是什么意思
- 香林八节是什么意思
- 战利品是什么意思
- 调发是什么意思
- 号簿是什么意思
- 深取是什么意思
- 收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