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
拼音:sān diào
繁体字:三調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汉代乐府相和歌的平调﹑清调﹑瑟调的合称,也叫清商三调。南北朝至隋唐,以清﹑平﹑侧为三调。 2.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网络解释
三调
三调:词语三调:中医术语
三调 (词语)
三调,汉语词语,拼音sān diào,指相和歌于清平乐中最主要的三种调式,是清调、平调、瑟调的总称。 三调从两汉至南北朝,随着朝代和俗乐名称的变化有不同的解释。

猜你喜欢
- 跳伞是什么意思
- 佛号是什么意思
- 来使是什么意思
- 规院是什么意思
- 毖慎是什么意思
- 含明隐迹是什么意思
- 焜烂是什么意思
- 东昏是什么意思
- 评判是什么意思
- 宴语是什么意思
- 承旨是什么意思
- 乔行径是什么意思
- 功略是什么意思
- 印钮是什么意思
- 官船是什么意思
- 樾下是什么意思
- 秽裂是什么意思
-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 反是是什么意思
- 气眼是什么意思
- 考词是什么意思
- 递次是什么意思
- 有目无睹是什么意思
- 表的是什么意思
- 钦企是什么意思
- 下关子是什么意思
- 马价银子是什么意思
- 天士是什么意思
- 积善余庆是什么意思
- 飞髾是什么意思
- 打跟头是什么意思
- 敝舌是什么意思
- 崔白是什么意思
- 眼瞎耳聋是什么意思
- 白脸是什么意思
- 玉佩是什么意思
- 短笠是什么意思
- 童角是什么意思
- 猥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