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伏
拼音:qiān fú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谓阴阳失调。多指气候失常。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详细解释
愆伏 qiān fú ㄑㄧㄢ ㄈㄨˊ愆,愆阳,指冬天过度炙热。伏,伏阴,指夏天出现寒气。愆伏指气候失常,寒暑失调。
《书经.舜典》汉.孔安国.传:「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
宋.秦观〈喜雨得城字〉诗:「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网络解释
愆伏
愆伏多指气候失常。

猜你喜欢
- 酱匠是什么意思
- 暄席是什么意思
- 来今是什么意思
- 芜词是什么意思
- 邹容是什么意思
- 款别是什么意思
- 小汇报是什么意思
- 观池是什么意思
- 光宅是什么意思
- 探策是什么意思
- 盖板是什么意思
- 絓阂是什么意思
- 韩朋木是什么意思
- 潨潨是什么意思
- 鬈曲是什么意思
- 光行差是什么意思
- 涂数是什么意思
- 献言是什么意思
- 逃世是什么意思
- 厢黄旗是什么意思
- 打擂台是什么意思
- 起岸是什么意思
- 嶻嶭是什么意思
- 年货是什么意思
- 国库券是什么意思
- 行针步线是什么意思
- 拐弯抹角是什么意思
- 理睬是什么意思
- 大哥大是什么意思
- 涟而是什么意思
- 小集是什么意思
- 凤华是什么意思
- 逐寒开窍是什么意思
- 婢妾是什么意思
- 脞録是什么意思
- 盘完是什么意思
- 谕德是什么意思
- 锋鋋是什么意思
- 谡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