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邪从正
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
繁体字:棄邪從正
词典解释
谓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簞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亦作“ 弃邪归正 ”。 清 钮琇 《觚賸·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弃邪归正,共结同盟,驱除外族,復我汉京。” 鲁迅 《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一种是革命的骁将,杀土豪,倒劣绅,激烈得很,一有蹉跌,便称为‘弃邪归正’,骂‘土匪’,杀同人,也激烈得很。”
成语解释
谓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猜你喜欢
- 觟矢是什么意思
- 百世流芳是什么意思
- 怅而是什么意思
- 抄胥是什么意思
- 厮捱是什么意思
- 懿文是什么意思
- 峄山碑是什么意思
- 残岁是什么意思
- 霜辰是什么意思
- 鵾弦是什么意思
- 迥别是什么意思
- 牵顿是什么意思
- 无服是什么意思
- 予以是什么意思
- 仙篇是什么意思
- 洗手不干是什么意思
- 凌迈是什么意思
- 喷嘴儿是什么意思
- 梭杼是什么意思
- 掏换是什么意思
- 铤鹿走险是什么意思
- 癞头鼋是什么意思
- 琴瑟失调是什么意思
- 老头儿是什么意思
- 绩用是什么意思
- 悭涩是什么意思
- 谷雨萍是什么意思
- 高材疾足是什么意思
- 暴发是什么意思
- 信箱是什么意思
- 水落归漕是什么意思
- 潮水是什么意思
- 释回增美是什么意思
- 千八百是什么意思
- 检禁是什么意思
- 淩殄是什么意思
- 揆务是什么意思
- 迈越是什么意思
- 慈蔼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