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廱
拼音:pì yōng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即辟雍。《诗·大雅·灵台》:“於论鼓鐘,於乐辟廱。”《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明堂辟廱,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 徽宗 创立辟廱,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内上舍生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教养于辟廱。” 清 陈鳣 《对策》卷一:“又有学宫等俱在城中,而别建明堂、辟廱於郊外,以存古制,如祭天之坛,冠冕之市也。”参见“ 辟雍 ”。


猜你喜欢
- 蒲质是什么意思
- 坐狨是什么意思
- 姑章是什么意思
- 露香是什么意思
- 黑客是什么意思
- 黾媒是什么意思
- 草驹是什么意思
- 玉翼蝉娟是什么意思
- 骞翥是什么意思
- 岂况是什么意思
- 英俊是什么意思
- 炎燠是什么意思
- 校核是什么意思
- 语助词是什么意思
- 威风凛凛是什么意思
- 鉴拔是什么意思
- 遗愆是什么意思
- 摅虹是什么意思
- 月台是什么意思
- 野舍是什么意思
- 怒形于色是什么意思
- 倒错是什么意思
- 善逝是什么意思
- 赏午是什么意思
- 狐媚子是什么意思
- 扶寸是什么意思
- 南心是什么意思
- 裹肚是什么意思
- 团黄是什么意思
- 白狗国是什么意思
- 中立是什么意思
- 造福是什么意思
- 八德是什么意思
- 结网是什么意思
- 秦牙是什么意思
- 套礼是什么意思
- 雩祷是什么意思
- 冲冠是什么意思
- 阱渊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