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女儿节是什么意思 女儿节的解释

女儿节

拼音:nǚ ér jié
繁体字:女兒節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指七夕

详细解释

女儿节  nǚ ér jié  ㄋㄩˇ ㄦˊ ㄐㄧㄝˊ  

明清时的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未婚少女梳妆打扮,头簪石榴花已婚妇女归宁回家父母称为「女儿节」。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五月一日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网络解释

女儿节

夏历月初三为上巳日。古时以夏历三月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所以这天又叫“上巳节”。三月初三多逢巳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上巳也称为女儿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条下亦云:“呼是日为女儿节。”
七夕又是女儿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另外还有流行四川广元一带的女儿节。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下武则天。故旧时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这天,人们成群结队皇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游玩。妇女们穿戴一新相互邀约沿河畅游,以讨吉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 此活动一度中断。1988年,广元市政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 “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9月1日。
中国女儿节的说法有很多。每年三月初三、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国人称为女儿节。1988年,广元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 “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9月1日。
西安大唐感业寺地区流传有武则天九月初八出生于此,九月初八出寺回宫的故事。在大唐感业寺周边自古有“九月初八女儿节”的活动。所有生女儿的人,这天带着女儿来祈福
0
纠错
手机版 女儿节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