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
拼音:nà bō
繁体字:捺缽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主的行营。网络解释
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
作为一种活动习俗,是指辽帝在一年之中所从事的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代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


猜你喜欢
- 禁子是什么意思
- 蒙鸿是什么意思
- 摇枝粟是什么意思
- 劫狱是什么意思
- 播田是什么意思
- 个体所有制是什么意思
- 参剂是什么意思
- 哥儿是什么意思
- 强凫变鹤是什么意思
- 紫石是什么意思
- 盗名是什么意思
- 缬纹是什么意思
- 驵酷是什么意思
- 莫斯科公国是什么意思
- 金苏是什么意思
- 申析是什么意思
- 收讫是什么意思
- 衆夥是什么意思
- 避之若浼是什么意思
- 冗闹是什么意思
- 袈裟是什么意思
- 讨贰是什么意思
- 余趾是什么意思
- 雕筵是什么意思
- 勾魂是什么意思
- 报谒是什么意思
- 艰蹇是什么意思
- 喜抃是什么意思
- 发曙是什么意思
- 突梯是什么意思
- 尺题是什么意思
- 疫疠是什么意思
- 元鸟是什么意思
- 进退迍邅是什么意思
- 核视是什么意思
- 绳河是什么意思
- 崧岳是什么意思
- 出任是什么意思
- 共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