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社
拼音:máo shè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亦作"茆社"。 2.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详细解释
茅社 máo shè ㄇㄠˊ ㄕㄜˋ古代帝王社祭时用的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坛土,以茅包之,给予受封诸侯,使立于国中社内,故称为「茅社」。
《书经.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网络解释
茅社
茅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o shè ,是指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猜你喜欢
- 佛陀是什么意思
- 近珰是什么意思
- 敲牙是什么意思
- 巫妪是什么意思
- 承总是什么意思
- 憎丑是什么意思
- 鞨巾是什么意思
- 干浄利索是什么意思
- 桑根蛇是什么意思
- 边朔是什么意思
- 先逝是什么意思
- 紫微是什么意思
- 打镲是什么意思
- 落笔是什么意思
- 雨射是什么意思
- 殉私是什么意思
- 短话是什么意思
- 磅刷是什么意思
- 淫浮是什么意思
- 猜觉是什么意思
- 疠痎是什么意思
- 瞿父是什么意思
- 風致是什么意思
- 嫌舋是什么意思
- 麈言是什么意思
- 都録是什么意思
- 夏虫语冰是什么意思
- 匏琴是什么意思
- 捧上天是什么意思
- 泥菩萨是什么意思
- 吟榻是什么意思
- 皇惑是什么意思
- 谦躬下士是什么意思
- 铁石是什么意思
- 及夫是什么意思
- 总御是什么意思
- 节解是什么意思
- 盛口是什么意思
- 问政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