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虢取虞
拼音:miè guó qǔ yú
繁体字:滅虢取虞
词典解释
鲁僖公 五年(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 假道 虞国 ,出师伐 虢国 。灭 虢 后,又回师灭掉 虞国 。后以“灭虢取虞”为典故,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今先定 西蜀 ,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併吞 东吴 ,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成语解释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猜你喜欢
- 溢盛是什么意思
- 杜若是什么意思
- 赤帷是什么意思
- 畿辇是什么意思
- 驻云是什么意思
- 胸无宿物是什么意思
- 繇文是什么意思
- 茧栗角是什么意思
- 远心是什么意思
- 太阳能是什么意思
- 独惟是什么意思
- 无家是什么意思
- 巡核是什么意思
- 失筴是什么意思
- 脊椎骨是什么意思
- 麟韦是什么意思
- 甥妷是什么意思
- 剨然是什么意思
- 梦官是什么意思
- 捺杀因是什么意思
- 岗口儿甜是什么意思
- 酒病是什么意思
- 打嘴现世是什么意思
- 苞藏是什么意思
- 糠籺是什么意思
- 飘泠是什么意思
- 津泽是什么意思
- 赳桓是什么意思
- 美物是什么意思
- 千金价是什么意思
- 莽草是什么意思
- 凤吻是什么意思
- 宴好是什么意思
- 珠玑是什么意思
- 驰烟是什么意思
- 喷礴是什么意思
- 琵琶湖是什么意思
- 买官是什么意思
- 摈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