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下之大不韪
拼音: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词典解释
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韙”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惟一二之梟雄,冲决藩篱,悍然不顾,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济其私心之所欲。” mao*泽*东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亦省作“ 冒大不韙 ”。《清史稿·礼志二》:“严諭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韙?”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在栋是什么意思
- 吵仗是什么意思
- 摇顿是什么意思
- 綪缴是什么意思
- 簪簪是什么意思
- 拂明是什么意思
- 教学计划是什么意思
- 凑四合六是什么意思
- 装赍是什么意思
- 怯坎儿是什么意思
- 艰苦奋斗是什么意思
- 玄虫是什么意思
-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是什么意思
- 山湫是什么意思
- 诗疏是什么意思
- 修官是什么意思
- 诡诈是什么意思
- 翠滑是什么意思
- 河防是什么意思
- 谋诈是什么意思
- 孟姑姑是什么意思
- 劝降是什么意思
- 眇莽是什么意思
- 门可张罗是什么意思
- 总结是什么意思
- 汲引忘疲是什么意思
- 进德脩业是什么意思
- 省改是什么意思
- 落潮是什么意思
- 仁兄是什么意思
- 屯险是什么意思
- 以党举官是什么意思
- 奏荐是什么意思
- 桀虏是什么意思
- 包法利夫人是什么意思
- 掺袂是什么意思
- 酣色是什么意思
- 童妾是什么意思
- 灰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