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匦使
拼音:lǐ guǐ shǐ
繁体字:理匭使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网络解释
理匦使
理匦使是唐代的官名,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开始有理匦使,该词见于《新唐书·百官志二》

猜你喜欢
- 羽毛缎是什么意思
- 歍钦是什么意思
- 秀骐是什么意思
- 余分闰气是什么意思
- 影娥是什么意思
- 构怨是什么意思
- 天机不可泄露是什么意思
- 宽心丸是什么意思
- 职蜂是什么意思
- 激哇是什么意思
- 矛弧是什么意思
- 销豁是什么意思
- 紫石是什么意思
- 媒娉是什么意思
- 遗大是什么意思
- 浄光是什么意思
- 豫感是什么意思
- 逞智是什么意思
- 小部是什么意思
- 樊迟之问是什么意思
- 八珍玉食是什么意思
- 心战是什么意思
- 楞头货是什么意思
- 零丁洋是什么意思
- 唾洟是什么意思
- 朝酲是什么意思
- 芽殖细菌是什么意思
- 涕淫淫是什么意思
- 送灯是什么意思
- 室迩人遐是什么意思
- 盘子头是什么意思
- 澎浪矶是什么意思
- 僻邪是什么意思
- 修脡是什么意思
- 部引是什么意思
- 数不胜数是什么意思
- 風雨衣是什么意思
- 探马赤军是什么意思
- 庆功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