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
拼音:láng gān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琅玕 lánggān
(1)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white carnetian]∶似玉的美石
(2) [jade tree]∶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详细解释
琅玕 láng gān ㄌㄤˊ ㄍㄢ圆润如珠的美玉。
《文选.张衡.四愁诗之二》:「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也称为「瓓玕」、「玕琅」。
比喻华美的词藻或佳文。
唐.韩愈〈龊龊〉诗:「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比喻美竹。唐.元稹〈种竹〉诗:「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也作「瑯玕」。
网络解释
琅玕 (词语解释)
琅玕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猜你喜欢
- 杂拌是什么意思
- 侧聆是什么意思
- 瓓玕是什么意思
- 邦家之光是什么意思
- 签筒是什么意思
- 龙腹是什么意思
- 穨鬟是什么意思
- 金隄是什么意思
- 孔姬是什么意思
- 对头冤家是什么意思
- 偃折是什么意思
- 安老怀少是什么意思
- 忽视是什么意思
- 付属是什么意思
- 元麦是什么意思
- 摛章是什么意思
- 愁烟是什么意思
- 宿止是什么意思
- 郁浥是什么意思
- 饭包是什么意思
- 偻啰是什么意思
- 腾身是什么意思
- 良觌是什么意思
- 蛛蛛是什么意思
- 附设是什么意思
- 鹾法是什么意思
- 声速是什么意思
- 吟写是什么意思
- 冠盖相望是什么意思
- 风笈是什么意思
- 飞谋钓谤是什么意思
- 家怀是什么意思
- 徐关是什么意思
- 赀钱是什么意思
- 宁了是什么意思
- 让子是什么意思
- 票贴是什么意思
- 傍靠是什么意思
- 辞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