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口
拼音:kè kǒu
繁体字:課口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网络解释
课口
课口亦名“课丁”,唐至元代纳税服役丁口的名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规定: 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 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须担负课役,称为课口。《新唐书·食货志》:“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课户占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负担全落在课户身上。金、元亦有课丁、课户。《续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户内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元课税仍依据丁口,而以户为单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规定: 民户成丁即课税,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规定: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3石,驱丁粟1石。

猜你喜欢
- 老泉是什么意思
- 芯线是什么意思
- 非数值应用是什么意思
- 正心是什么意思
- 警问是什么意思
- 出籴是什么意思
- 贴方是什么意思
- 紫石是什么意思
- 谐雅是什么意思
- 毒腺是什么意思
- 雨魄云魂是什么意思
- 衽席之好是什么意思
- 巴俞是什么意思
- 了不可见是什么意思
- 犯憷是什么意思
- 称讳是什么意思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
- 底数是什么意思
- 澄肃是什么意思
- 两闱是什么意思
- 沤珠槿艳是什么意思
- 营陷是什么意思
- 庸回是什么意思
- 赤帻是什么意思
- 大麯是什么意思
- 八鲜是什么意思
- 版荡是什么意思
- 磵牕是什么意思
- 别弦是什么意思
- 宝宝是什么意思
- 山嘴是什么意思
- 通利是什么意思
- 圆足布是什么意思
- 廊庙是什么意思
- 曼曼是什么意思
- 葫芦提是什么意思
- 骚笔是什么意思
- 齐光是什么意思
- 企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