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
拼音:kāng xī dì
词典解释
康熙帝(1654-1722) :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1661年八岁即位,初由权臣鳌拜等专权。亲政后,设计逮捕鳌拜,掌握大权。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西南三藩叛乱,1683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后又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并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间东段边界。继而又三次率军亲征,打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停止圈地,减轻赋税,曾颁布法令,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统治期间曾制造多起文字狱。

猜你喜欢
- 自讬是什么意思
- 赫姿是什么意思
- 求名求利是什么意思
- 余类是什么意思
- 奉宣是什么意思
-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是什么意思
- 苫块是什么意思
- 放量是什么意思
- 唱白脸是什么意思
- 补记是什么意思
- 代数式是什么意思
- 朱阁是什么意思
- 咏题是什么意思
- 烟花巷是什么意思
- 理乐是什么意思
- 久固是什么意思
- 冯式是什么意思
- 科任是什么意思
- 伽蓝香是什么意思
- 竦听是什么意思
- 叹悲是什么意思
- 息誉是什么意思
- 浑茫是什么意思
- 钧枢是什么意思
- 改换门庭是什么意思
- 秋高是什么意思
- 省不的是什么意思
- 鸦九是什么意思
- 莲花座是什么意思
- 三冠是什么意思
- 气胸是什么意思
- 长欷是什么意思
- 涉难是什么意思
- 占场儿是什么意思
- 移覆是什么意思
- 储后是什么意思
- 痤疮是什么意思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是什么意思
- 行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