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
拼音:kǎi fǎ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典范;法则。 2.犹效法。 3.楷书之法。详细解释
楷法 kǎi fǎ ㄎㄞˇ ㄈㄚˇ效法的典范。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传》:「司马公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杨恒传》:「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揩法焉。」
楷书的笔法。
《晋书.卷三六.卫瓘传》:「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花月痕.第四七回》:「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网络解释
楷法
楷法(kǎi fǎ)ㄎㄞˇ ㄈㄚˇ,.典范;法则之意,出自《晋书·隐逸传·辛谧》

猜你喜欢
- 解剖室是什么意思
- 僄弃是什么意思
- 输勤是什么意思
- 诏稿是什么意思
- 雕板是什么意思
- 降解是什么意思
- 旌捷旗是什么意思
- 赢博是什么意思
- 勘误是什么意思
- 鼓诱是什么意思
- 崇文馆是什么意思
- 沈卧是什么意思
- 五花仪是什么意思
- 拥身扇是什么意思
- 倚耳是什么意思
- 钟人是什么意思
- 自驾游是什么意思
- 称悲是什么意思
- 罗镜是什么意思
- 督理是什么意思
- 酒逢知己千钟少是什么意思
- 飙驱是什么意思
- 俛拾地芥是什么意思
- 毁誉不一是什么意思
- 顿僵是什么意思
- 胆颤心惊是什么意思
- 翕定是什么意思
- 奔趋是什么意思
- 千岁实是什么意思
- 南戏是什么意思
- 天墨是什么意思
- 風制是什么意思
- 公冢是什么意思
- 搀占是什么意思
- 遏云是什么意思
- 闭秘是什么意思
- 红丝研是什么意思
- 滞屈是什么意思
- 先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