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滞
拼音:jī zhì
繁体字:稽滯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拖延;延误。详细解释
稽滞 jī zhì ㄐㄧ ㄓˋ延滞、拖延。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
《北史.卷四三.郭祚传》:「由是事颇稽滞,当时每招怨讟。」
网络解释
稽滞
jī zhì ㄐㄧ ㄓㄧˋ稽滞(稽滞)
拖延;延误。 汉 蔡邕 《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宋书·夷蛮传·倭国》:“每致稽滞,以失良风。”《明史·宦官传二·张彝宪》:“管盔甲主事 孙肇兴 恐稽滞军事,因劾其悮国。”


猜你喜欢
- 衣领是什么意思
- 韧劲,韧劲儿是什么意思
- 这帮是什么意思
- 燔燎是什么意思
- 大猪蹄子是什么意思
- 拜尘是什么意思
- 政出多门是什么意思
- 药费是什么意思
- 殂谢是什么意思
- 每事问是什么意思
- 惝惘是什么意思
- 声光化电是什么意思
- 时台是什么意思
- 表露是什么意思
- 协正是什么意思
- 抟囷是什么意思
- 嗣圣是什么意思
- 上公是什么意思
- 相敬如宾是什么意思
- 回疆是什么意思
- 信据是什么意思
- 秘药是什么意思
- 收头是什么意思
- 丽闲是什么意思
- 独占鳌头是什么意思
- 粮饩是什么意思
- 噹啷啷是什么意思
- 认派是什么意思
- 剽迫是什么意思
- 役力是什么意思
- 十尧是什么意思
- 胡碴是什么意思
- 皇书是什么意思
- 贻讥是什么意思
- 教门是什么意思
- 婉辞是什么意思
- 玉昆仑是什么意思
- 黑蛟螭是什么意思
- 邪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