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停
拼音:jī tí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迟滞;停留。网络解释
稽停
【释义】《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晋书·刘隗传》:“凡诸徵发租调百役,皆有稽停。” 唐张鷟:“王事有限,不敢稽停。”

猜你喜欢
- 辐辏是什么意思
- 简用是什么意思
- 过嘴是什么意思
- 愚近是什么意思
- 韵鼓是什么意思
- 附遣是什么意思
- 均土是什么意思
- 男子气概是什么意思
- 画翬是什么意思
- 英豪是什么意思
- 格赋是什么意思
- 根韭是什么意思
- 布行是什么意思
- 岩陛是什么意思
- 情网是什么意思
- 祈报是什么意思
- 究询是什么意思
- 溷殽是什么意思
- 五石六鹢是什么意思
- 事守是什么意思
- 丫枝是什么意思
- 蝶化是什么意思
- 阮生恸是什么意思
- 加委是什么意思
- 痕影是什么意思
- 腥秽是什么意思
- 储德是什么意思
- 妍美是什么意思
- 干乞是什么意思
- 虞芮是什么意思
- 美利奴羊毛是什么意思
- 小官人是什么意思
- 亡殁是什么意思
- 水阵是什么意思
- 萝茑是什么意思
- 隘跼是什么意思
- 湔浣是什么意思
- 焰焰烘烘是什么意思
- 愁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