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子
拼音:hòu qī zǐ
繁体字:後七子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详细解释
后七子 hòu qī zǐ ㄏㄡˋ ㄑㄧ ㄗˇ明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与徐中行等七人。他们继承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世称为「后七子」。
网络解释
后七子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中国明代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 。因在前七子之后,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继续提倡复古,相互呼应,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他们是后七子。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他们在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之后,继续提倡复古,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后七子。
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前七子相同,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形成情况大致如下:约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进士出身任职于京师的李攀龙、王世贞相结交讨论文学,决定重揭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学复古的“旗鼓”。后二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遂有“五子”之称。后又增谢榛、吴国伦。后谢榛与李交恶,被黜,余日德、张佳胤加入。


猜你喜欢
- 奬引是什么意思
- 严浄是什么意思
- 穣穣劳劳是什么意思
- 蹬道是什么意思
- 鵰剿是什么意思
- 躃踖是什么意思
- 明伦堂是什么意思
- 吹糠见米是什么意思
- 激力是什么意思
- 舆官是什么意思
- 宪职是什么意思
- 得桂是什么意思
- 诈权是什么意思
- 深味是什么意思
- 咕弄是什么意思
- 僝功是什么意思
- 病恹恹是什么意思
- 贝槛是什么意思
- 诗丐是什么意思
- 尘海是什么意思
- 蟠挐是什么意思
- 放眼世界是什么意思
- 调百戯是什么意思
- 散钱是什么意思
- 洋流是什么意思
- 慌神儿是什么意思
- 嘉表是什么意思
- 标末是什么意思
- 欧书是什么意思
- 细隙是什么意思
- 宝踪是什么意思
- 久旱逢甘雨是什么意思
- 亲上成亲是什么意思
- 毋车是什么意思
- 一坐尽惊是什么意思
- 铛油是什么意思
- 排夺是什么意思
- 铺衍是什么意思
- 渥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