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旗
拼音:huáng lóng qí
繁体字:黃龍旗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清朝国旗。网络解释
黄龙旗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旗,是中国第一种官方国旗,清末使用(1888~1912)。中国本无“国旗”之概念,为因应与西洋人打交道而催生出国旗。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并非正式国旗,主要是官船和海军用以区分外国舰船,民船不得悬挂,也有个别涉外官衙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1888年中国第一种国旗诞生,即长方形的“黄底蓝龙戏红珠”旗。1912年1月10日,黄龙旗由五色旗取代。


猜你喜欢
- 墙阴是什么意思
- 嘴甜是什么意思
- 簇拍是什么意思
- 帮护是什么意思
- 来去分明是什么意思
- 离决是什么意思
- 精爽是什么意思
- 改政移风是什么意思
- 负讬是什么意思
- 若箇是什么意思
- 樵汉是什么意思
- 融融是什么意思
- 无字儿空瓶是什么意思
- 非洲是什么意思
- 成住坏空是什么意思
- 忍虐是什么意思
- 排衙是什么意思
- 灯灺是什么意思
- 驩逸是什么意思
- 蓄贾是什么意思
- 税源是什么意思
- 言听事行是什么意思
- 插图是什么意思
- 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
- 故辙是什么意思
- 美刺是什么意思
- 尺书是什么意思
- 染潢是什么意思
- 俗材是什么意思
- 天序是什么意思
- 俪体是什么意思
- 抟心揖志是什么意思
- 轻挑是什么意思
- 累形是什么意思
- 领腰是什么意思
- 堂舅是什么意思
- 眼缬是什么意思
- 打雷是什么意思
- 冲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