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火耗是什么意思 火耗的解释

火耗

拼音:huǒ hào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指铸造钱币金属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外加征的税额

详细解释

火耗  huǒ hào  ㄏㄨㄛˇ ㄏㄠˋ  

碎银经火镕铸银锭元宝过程中,所生的损耗。亦指州县政府弥补铸币损耗而征 收的附加税。见《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

额外需索
《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倒还有几两多余,被兵马司勒了加二的火耗。」

网络解释

火耗

“火耗”起于明代历年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清初的官员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作用以后也就默认了。
0
纠错
手机版 火耗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