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硃
拼音:guò zhū
繁体字:過硃
词典解释
亦作“ 过朱 ”。1.加盖印章。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予后晤 韩胄君 ,詰其故。 韩 曰:‘ 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钩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歧路灯》第七一回:“惟有这位老爷性急,并不与内边师爷商量,当堂就批,发房就叫填榜;堂上问完了事,就要过硃。”
2.谓将御笔增改的诏书过录至他本。因御笔多用朱笔,故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凡御笔增改,遵録他本,谓之过硃。”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学士职过硃,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关键。”


猜你喜欢
- 旨蓄是什么意思
- 伯益是什么意思
- 雌雄树是什么意思
- 犹子是什么意思
- 贩妇是什么意思
- 季路是什么意思
- 潜质是什么意思
- 大开眼界是什么意思
- 霜情是什么意思
- 畅目是什么意思
- 热旱是什么意思
- 本臧是什么意思
- 持家是什么意思
- 局格是什么意思
- 染蒨是什么意思
- 疋娄是什么意思
- 百依百随是什么意思
- 施洋是什么意思
- 嗶嘰是什么意思
- 懿躅是什么意思
- 云涌是什么意思
- 节疤是什么意思
- 申祸无良是什么意思
- 晦匿是什么意思
- 通浚是什么意思
- 慧目是什么意思
- 八泽是什么意思
- 涓注是什么意思
- 麋角是什么意思
- 火轮车是什么意思
- 省简是什么意思
- 山墅是什么意思
- 戛然而止是什么意思
- 气听是什么意思
- 内相是什么意思
- 容堂是什么意思
- 畜君是什么意思
- 据凭是什么意思
- 谢不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