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
拼音:gāo huān
繁体字:高歡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496-547)东魏大臣。渤海b178(今河北景县)人。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叛降魏。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魏兵权,称大丞相。执东魏朝政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他被追尊为神武帝。网络解释
高欢 (南北朝历史人物)
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普泰二年(532年),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欢自居晋阳(今太原西南),遥控朝政。专擅东魏朝政16年。在与西魏连年兼并作战中,因恃众轻敌,在东西魏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败北。武定元年(543年),领兵10万至黄河北岸与西魏军作战,先于河桥上游破西魏军纵火之船,使河桥免遭烧毁。继渡黄河,据邙山(今洛阳北)为阵,迎战西魏军,先胜后败,仅率数骑遁走。武定四年(546年)十月,率军围攻西魏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昼夜不息,在西魏大将韦孝宽固守下,终未克。遂忧愤成疾。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欢病逝于晋阳家中。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衡山是什么意思
- 拓写是什么意思
- 享嗣是什么意思
- 废典是什么意思
- 桑本是什么意思
- 涩呐是什么意思
- 欂栌是什么意思
- 概用是什么意思
- 还珠洞是什么意思
- 打担是什么意思
- 水引饼是什么意思
- 咸秩是什么意思
- 流貤是什么意思
- 百末是什么意思
- 诳骇是什么意思
- 秘器是什么意思
- 青眸是什么意思
- 嚚固是什么意思
- 中国少年儿童队是什么意思
- 宫车远驭是什么意思
- 言行抱一是什么意思
- 筝雁是什么意思
- 鸿縻是什么意思
- 敏惜是什么意思
- 临死是什么意思
- 县象是什么意思
- 送往是什么意思
- 湘江是什么意思
- 乾颤是什么意思
- 夏癸是什么意思
- 老伙计是什么意思
- 良种是什么意思
- 力言是什么意思
- 徇己是什么意思
- 五斗子是什么意思
- 留句是什么意思
- 队正是什么意思
- 跛躄是什么意思
- 禅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