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坐
拼音:gōng zuò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因公务犯罪。 2.谓公众场合。网络解释
公坐
公坐又称“公罪”。中国旧制指官吏因公事致罪而承担罪责。《唐律疏议》:“公罪,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即非出于个人私心而导致的犯罪。封建社会对于因执行公务而犯罪的官吏,处罚较私坐或私罪为轻。汉、魏、晋、梁、陈、隋均有这方面的规定。唐代规定,凡因公事失措,事未发露而自己觉察检举者,原宥其罪。

猜你喜欢
- 简穆是什么意思
- 严惮是什么意思
- 愁肠九回是什么意思
- 千里姻缘一线牵是什么意思
- 人多势众是什么意思
- 东食西宿是什么意思
- 采擿是什么意思
- 卿老是什么意思
- 警车是什么意思
- 山立是什么意思
- 陆陆是什么意思
- 仪状是什么意思
- 海砂是什么意思
- 黄駵是什么意思
- 延首是什么意思
- 圆枕是什么意思
- 率己是什么意思
- 祖庭是什么意思
- 歌郎是什么意思
- 蠢顽是什么意思
- 守服是什么意思
- 燕昵是什么意思
- 恤金是什么意思
- 扶拱是什么意思
- 泥鳅狗子是什么意思
- 倾回是什么意思
- 危邦是什么意思
- 人子是什么意思
- 轸粟是什么意思
- 据点是什么意思
- 耍一手是什么意思
- 惟利是趋是什么意思
- 跅弛不羁是什么意思
- 远水解不了近渴是什么意思
- 谛当是什么意思
- 混头混脑是什么意思
- 清调是什么意思
- 匠宰是什么意思
- 迁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