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罪
拼音:gōng zuì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详细解释
公罪 gōng zuì ㄍㄨㄥ ㄗㄨㄟˋ网络解释
公罪
公罪又名公坐。中国封建法律指官吏因执行公务而犯罪。公、私罪之分自汉后逐渐成制。《唐律疏议·名例》:“公罪,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唐律规定,公罪自举者可免罪,其他的可以减等处罚。“诸公事失错,自觉举者,原其罪;应连坐者,一人自觉举,余人亦原之。”“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明清律也有公罪的规定。

猜你喜欢
- 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 宋本是什么意思
- 违负是什么意思
- 籥师是什么意思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什么意思
- 使酒駡坐是什么意思
- 东劳西燕是什么意思
- 芊丽是什么意思
- 鼓籥是什么意思
- 纤华是什么意思
- 焰然是什么意思
- 断察是什么意思
- 颙祈是什么意思
- 宁生是什么意思
- 射柳是什么意思
- 霸心是什么意思
- 露锋是什么意思
- 牢诚是什么意思
- 蔷薇露是什么意思
- 金柈是什么意思
- 厝衷是什么意思
- 柳营花市是什么意思
- 扶拨是什么意思
- 湖霸是什么意思
- 特书是什么意思
- 安乐是什么意思
- 不廷是什么意思
- 讦逆是什么意思
- 有色眼镜是什么意思
- 殷切是什么意思
- 哈剌是什么意思
- 活的儿是什么意思
- 清淡是什么意思
- 土师是什么意思
- 木馒头是什么意思
- 木通是什么意思
- 前朝是什么意思
- 情华是什么意思
- 银本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