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糜
拼音:gāo mí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亦称"膏粥"。 2.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网络解释
膏糜
亦称“ 膏粥 ”。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 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猜你喜欢
- 有漏是什么意思
- 溺婴是什么意思
- 舞勺是什么意思
- 需少是什么意思
- 应名儿是什么意思
- 板书是什么意思
- 顆粒是什么意思
- 襦缊是什么意思
- 国兵是什么意思
- 知客是什么意思
- 潜转是什么意思
- 弓檠是什么意思
- 唐塞是什么意思
- 论杀是什么意思
- 国体是什么意思
- 晓察是什么意思
- 雨水是什么意思
- 蜜露是什么意思
- 卷掳是什么意思
- 通信是什么意思
- 穹宇是什么意思
- 沤库是什么意思
- 谳治是什么意思
- 耗糜是什么意思
- 任信是什么意思
- 上半夜是什么意思
- 寻唐僧是什么意思
- 驰币是什么意思
- 受气包是什么意思
- 丝瓜筋是什么意思
- 醮坛是什么意思
- 反初是什么意思
- 雕腾是什么意思
- 七窍玲珑是什么意思
- 砂皮是什么意思
- 毋庸是什么意思
- 文燕是什么意思
- 心水是什么意思
- 收襜是什么意思